查看原文
其他

银河奖在即!ChatGPT来袭!科幻作家要卷赢or躺平?(上)

科幻世界 科幻世界SFW 2023-05-16



最近一段时间,AI发展好不热闹,各个科幻群的讨论可谓是议论纷纷。


那么,对于ChatGPT的技术突破与冲击来袭,科幻作家又是怎么看待的呢?


我们人类的饭碗真的就要端不住了吗?


这个周六,第33届中国科幻银河奖颁奖在即,科幻迷将见证科幻作家决战银河之巅。


借此机会,我们专门“捕获”了多位在《科幻世界》发表作品的科幻作家,请他们分享自己与科幻、《科幻世界》以及银河奖的不解之缘,并探讨眼前面临的AI创作的挑战与机遇


(由于采访人数较多,限于篇幅,采访将分上、下两篇发布,本篇即为上篇)



本期采访对象THE INTERVIEWEE

【1】谢云宁、阿缺

【2】鲁般、分形橙子

【3】齐然、索木、任青


【1】

谢云宁

(《穿越土星环》)

阿缺

(《星海旅人》)

01一句话,以科幻作者的身份介绍下自己吧!

谢云宁:一位从科幻迷成长起来的科幻作家。


阿缺:我,写科幻小说的,打钱。(责编老师:催~稿~警~告!)

02两位老师印象最深刻的一届银河奖是哪一次?谢云宁:当然是2006年第一次参加银河奖,在郫县听江浦与众多科幻大佬夜谈,甚至还旁敲侧击从大刘那获得当时刚连载的《三体》“宇宙倒计时”的答案
阿缺:那还得是第一次。银河奖2013年在金沙剧场,恰好已十年。当时我只发表了一个短篇,是个吃烧烤都没钱的穷学生,却有幸被邀请参加银河奖,跟那些我从初中就敬仰的作家们一起吃烧烤。看完颁奖典礼还去吃烧烤。开完笔会,责编陈虹羽老师又带我们去吃烧烤03

身为银河奖得主,你们认为创作出优秀的科幻作品最重要的是


谢云宁:最重要还是出新,创作出能让人一震的作品。


阿缺:我自己所坚持的理念,还是觉得要写出有力量的故事,无论这力量是让读者感动、胆怯、憎恶抑或怅然若失。当然要做到这一点,就看个人了,我偶尔觉得摸到了门道,大部分时刻依然一头雾水,只有继续写,继续摸爬滚打。

04

历届银河奖作品中,你们最欣赏的是哪篇?给大家推荐一下吧!


谢云宁:推荐1989年度童恩正老师的《在时间的铅幕后面》,一篇以三星堆为背景的科幻小说,很是精彩,也算老师的封笔之作,童老师是我最初的科幻偶像。


阿缺:长篇的话,自然是《三体》,中篇比较推崇《大饥之年》《人人都爱查尔斯》

05

时隔两年,对于这次线下“聚会”,并且还将前往牛背山举办“星空下的笔会”,你们有什么期待呢?


谢云宁:有种即将伫立银河之巅,手可摘星辰的期待。


阿缺:希望天气好。希望低头能摸到键盘,抬头能摘下星辰。

06

两位老师最近想必都有关注ChatGPT吧!你们认为将来人类的科幻创作会被它“卷”赢嘛?如果再从技术的双面性来看,你们认为它对科幻创作会有什么启发或帮助?


谢云宁:哈哈,我已经在幻想抛出一些核心创意,让ChatGPT帮我合成一篇科幻的可能性。刨除创意层面,我倾向于进化的ChatGPT的遣词造句可能比我更优。ChatGPT带来了冗余的互联网信息垃圾、被浪费的计算机算力是我担心的问题。


阿缺:我还是比较乐观,希望能靠ChatGPT提升效率,比如将写一半的故事给它看,让它猜猜接下来的情节。如果它猜十次猜不中,这个故事就很有写下去的必要了。

【2】

鲁般

(《未来症》)

分形橙子

(《提托诺斯之谜》)

01

一句话,以科幻作者的身份介绍下自己吧!


鲁般:大家好,我是鲁般。


分形橙子:大家好,我是科幻作者分形橙子,之前一直在通信行业工作,现在是一位游戏文案策划,主攻科幻方向。

02

两位老师当年向《科幻世界》投稿的契机是什么?


鲁般猫罐头涨价了,想赚点外快(不是)。当时是看过了一部科幻电影,对它的结局很不满意,就自己写了一个相关的故事,朋友看过后对我说,我觉得你应该当一个作家,所以就投啦。一个冷知识,《科幻世界》的“过审”邮件正好在我生日第二天发来,算是《科幻世界》给我的生日礼物了。


分形橙子:我是1999年接触《科幻世界》的,当时还是初中生,生活在华北平原的一个小镇上。小镇很普通,只有几万人,小镇上只有一家书店,我经常去逛。五月的一天,我突然看到了一本封面花花绿绿的杂志,问店主拿来一看,是1999年第五期的《科幻世界》,封面是一个英姿飒爽的女将军,背后是一艘炫酷的宇宙飞船。我毫不犹豫买了下来,从此以后就入了坑。这么说吧,我有时候回望人生历程,会不自觉地将1999年作为一个重要的分水岭,似乎在我的意识里,1999年前后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。所以,作为一个科幻迷,想给《科幻世界》投稿是正常的,也没什么特别的契机,就是时机到了,阅历到了,感觉可以了,就写了,投了,中了,其实这是很自然的过程。其实我第一次给《科幻世界》投稿是在大学的时候,当然被退稿了,退稿信是机打的,我现在还保存着。后来,大四的时候,那是2007年,我给刘慈欣写了封邮件,询问科幻写作的事情,他回信鼓励我,说先工作,等生活没压力了再写科幻。大学毕业后,我参加工作,后来去了华为非洲,一呆就是多年,期间也买不到《科幻世界》了,也没怎么读了。但科幻的火种一直没有熄灭,2018年的时候,我辞职回国,休息了一段时间,当时去了深圳科幻大会参观,恰逢基因编辑那个事情,我回家后,就尝试写了一篇《提托诺斯之谜》,投给了《科幻世界》,很幸运,这篇小说不仅顺利刊登了,还得了银河奖。

03

第一次获得银河奖是一种怎样的体验?


鲁般:我第一次得银河奖,应该是前年的新人奖,看到自己名字出现的时候感到莫大的幸福,这种幸福来自被大家肯定的欣喜,谢谢所有喜欢的读者,也谢谢2018年决定提笔写下第一个故事的我自己。


分形橙子:体验就是跟做梦似的,简直棒极了!原来梦想是真的能成真的!

04

历届银河奖作品中,你们最欣赏的是哪篇?给大家推荐一下吧!


鲁般:标准答案是《三体》嘛哈哈哈哈……其实荣获银河奖的很多作家都非常优秀,我也都很喜欢,非要说一个的话,阿缺吧,我偏爱诙谐,温情(同时又有点色情)的文字。


分形橙子:直接看我写的这个历届银河奖盘点吧。

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499184006/answer/2232109168

05

时隔两年,对于这次线下“聚会”,并且还将前往牛背山举办“星空下的笔会”,两位老师有什么期待呢?


鲁般:期待吃到好吃的火锅!期待自己不要高反!


分形橙子:很遗憾不能去,希望大家玩得开心!

06

两位老师最近想必都有关注ChatGPT吧!你们认为将来人类的科幻创作会被它“卷”赢嘛?如果再从技术的双面性来看,你们认为它对科幻创作会有什么启发或帮助?


鲁般:我不认为AI可以真的创造,就像你没法儿把完成一张试卷称为创作,本质上它只是在利用掌握的信息答题而已,它可以替代一些工作,但绝对不是那些创造性的,或者强烈共情的工作,例如画家,歌唱家,作家,律师和销售。我们应该慌张,因为它确实在改变时代,但我们也应该自信,因为我们才是时代的主人。


分形橙子:我保持乐观态度,ChatGPT目前来看还不具备真正的创新和幻想的能力,将来可能会对科幻创作带来一些辅助性的文字工作,但科幻小说想表达的核心的情感和畅想,还是很难突破的。但不排除未来真的出现这种AI,不过到那时候,强AI就出现了,技术奇点也到来了,这个世界已经会面目全非,所以,这个问题也不大值得关心了。

【3】

齐然

(《飞跃松花江》)

索木

(《若虫之森》)

任青

(《雪中追忆》)

01

一句话,以科幻作者的身份介绍下自己吧!


齐然:各位幻迷好,我的笔名是齐然,是个小透明新手科幻作家,正在努力变成老手。


索木:目前还在努力学习的新人作者,喜欢尝试一些比较小众的题材。


任青:梦境星人,旅居地球多年,埋首人类故纸堆收获遗珠若干,撷取精华串成美丽珠链,盼望与大家共享梦之光彩。

02

你们的科幻启蒙是什么?


齐然:小时候的一本少儿科幻选集;《EVA》。


索木:凡尔纳的小说,吧。


任青:当然是《科幻世界》!儿时爱读《科幻世界》的堂姐带我入坑,经历了从看不懂到能看懂,从只会看热闹到因科幻深受震撼、深切共鸣、深深流泪,到最终提笔创作的过程。

03

历届银河奖作品中,你们最欣赏的是哪篇?给大家推荐一下吧!


齐然:有点老生常谈,但的确还是大刘老师的所有获奖作品,从《带上她的眼睛》到《流浪地球》《地火》。


索木:张冉的《大饥之年》,和拉拉的《春日泽·云梦山·仲昆》 。


任青:我想摹画一幅群像——2002年第14届银河奖。不仅实现“四大天王”首次齐聚,并且诞生了许多具有浓烈个人风格、拥有强大影响力的作品。比如何夕的《六道众生》、遥控(Shake Space)的《马姨》、王晋康的《水星播种》、柳文扬的《一日囚》、燕垒生的《瘟疫》、韩松的《天下之水》、刘慈欣的《朝闻道》和《吞食者》等等,都是长期被幻迷们津津乐道的实力之作。可以说,从21世纪初开始,中国科幻进入了不同创作风格、不同主题互相碰撞,产生灵感之舞的黄金时期。诸多舞者在《科幻世界》的舞台上百花齐放,交相辉映,他们用创作力的井喷引导中国科幻进入了崭新的时代。我至今仍然记得,阅读《吞食者》时因大尺度震撼而流出的泪水,《朝闻道》中无处不在的宿命的无力感,《六道众生》中平行世界潜藏的暗影,《一日囚》带来的苍白精美的绝望体验,以及由《马姨》打开的人工智能崭新视角。很多作品都对我的小说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。

真的,如果有机会的话,希望你能把2002年全年的《科幻世界》找出来,从头到尾读上一遍,感受一下中国科幻的生机与勃兴。

并且,希望这种勃兴绵长无涯,永不消逝。

感谢银河奖。银河奖永在。

04

时隔两年,对于这次线下“聚会”,并且还将前往牛背山举办“星空下的笔会”,两位老师有什么期待呢?


齐然:期待能见到大刘老师;还有期待星空下的烧烤。


索木:希望不要有高反(不要有高反(希望山上不要太冷(不要雪盲(不要紫外线晒伤))))。


任青:听说牛背山上也有天线?嘿,那就能趁大家休息时偷偷向外星文明发消息啦。(责编老师:你怕是《三体》看多了!)不过我要发的是:“到这里来吧,银河奖将帮助你们领略中国科幻之美。”

05

两位老师最近想必都有关注ChatGPT吧!你们认为将来人类的科幻创作会被它“卷”赢嘛?如果再从技术的双面性来看,你们认为它对科幻创作会有什么启发或帮助?


齐然:害怕又期待“人工智能”真正夺走“人类”名为“想象力”的圣杯那一天,但目前对我而言GPT4可能只是更好的搜索引擎而已,它目前小说语言的书写质量确实不太及格。


索木:一般来说,抛去共有的名望与荣誉欲,作者成为作者大抵是受了两种乐趣的诱惑:阅读的诱惑和写作的诱惑。对于受阅读诱惑而成为的作者而言,人工智能在写作中的应用会带来过量的快感与刺激。而对于受写作诱惑而成为的作者而言,他们享受的是编制文字这一过程本身。所以就像汽车不会让田径运动消亡一样,人工智能于写作中的应用与他们无关。


但这些都是理想情况下的、“高尚且纯洁”的作家。我个人认为,事实上最有可能的的情况是:人工智能在文娱产业的落地,会让小说写作逐渐成为一种内部消化的私人娱乐,而不再是涉及交换的生产活动。那时候会有很多人从事科幻创作产业,编剧、策划......但传统意义上的作家——作为一种细细编制文字的职业——则已经消失了。


任青:要说在“卷”的方面,人类堪为第一!生成式AI即便能够整合全网资源,写一个充满戏剧冲突的故事,但在文体结构的探索、叙事技巧的创新上,它们仍然一筹莫展,也可以说,它们写的只是“故事”,不是“小说”。目前看来,生成式AI就像南方古猿,只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中间状态,距离掌握PKD所言“人类的隐秘知识”尚有差距,人类仍可以智者自居。下一步,如何从知识比较丰富的模仿者发展成创意的引领者(甚至世界的统治者?),是生成式AI的艰难课题。而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是,人工智能的进化方式与人类是迥然不同的,它们在自主学习的神经网络算法中诞生,相当于坐而论道,未能经过人类“身—心—环境”的具身学习过程。所以,当它们在生活中拿到越来越大的“统治权”的时候,我们需要不断提醒自己,人工智能与人的相似性仅限于“人工”二字,我们面对的是进化过程完全迥异的其他物种。想让它们变成“人”,是人类作为创造者的美好期许,这物种、这关系自身存在的合理性,便是激发科幻创作的最好灵感源泉。


 关注下篇,精彩继续!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